需求温和复苏,钢厂低利润状况难改
2024-01-03842
2023年国内钢材供需基本平衡,市场运行相对平稳,价格波动率明显下降,结构分化特征明显。内需方面,受地产下行影响,建材消费偏弱,板带材供需双增,铁水流向表外材,带钢表现突出。外需方面,出口影响国内供需结构的权重显著上升,相对于国际市场,国内市场成本较低,竞争优势明显。
分阶段看,2023年1月至3月中旬,疫后挤压需求释放预期较强,在基建、出口、地产销售活跃等因素拉动下,需求呈脉冲式增长,期现价格共振上行;3月中旬至5月下旬,瑞信银行事件导致海外市场风险担忧加剧,国内产量高企、需求不足,钢价高位回落,现货环节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;6月至10月下旬,国内钢材市场处于淡季,预期与高出口背景下钢价宽幅振荡;2023年10月下旬至今,宏观预期改善提振需求,钢价开启反弹走势。
关注“三大工程”建设
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积极的政策信号。2024年积极财政政策主线较为明确,国内经济“稳”字当头,多项政策支持钢材消费,钢材供需有望保持平衡,预计全年粗钢消费9.59亿吨,增幅2%左右。
2024年房地产行业仍面临一定的压力与挑战。竣工高峰结束后,总施工面积增速下降,土地成交规模缩量、现有库存量较高、企业资金压力较大等因素继续拖累企业新开工。预计2024年新开工下降10%左右,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5%左右。
政策方面需关注“三大工程”建设。“三大工程”着眼于房地产长期健康运行与稳定增长,力图解决结构性、供需错配、需求断层等问题。本质上看,住建系统的“三大工程”更倾向于供给侧改革以匹配需求,并与扩大房地产内需相结合。这是2024年增量政策的重要方向,尤其是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将在扩大有效投资、促进需求释放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。
基建保持较强韧性
2023年1—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.9%,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.8%, 低于年初的预期,第三季度受资金制约,基建投资增速下行,实物工作量转换放缓。第一,2023年专项债额度略低于上年,资金支持力度有所减弱;第二,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增加,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,挤压基建支出空间;第三,2022年基数较高。
因此,1万亿元国债增发对基建资金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,有望推动2024年基建投资增速提升,缓解央企较大的现金流压力。由于中央加杠杆计入中央政府财政赤字,会减小地方政府压力,同时作为特别国债管理,保障资金用途,最终将起到稳定市场预期、稳定总需求的作用。
项目方面,国家发改委近日表示,京津冀和东北地区灾后重建项目持续推进,带动基础设施行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。国资委表示,将秉持长期主义,布局一批强牵引、利长远的重大项目,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。
预计2024年重大项目将持续推进,但基建投资会面临土地财政压力和地方化债加快推进的拖累。一方面,房地产市场低迷使得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持续负增,制约财政对基建的支持力度;另一方面,随着新一轮地方化债的加速推进,城投债用于项目建设的比重将持续下降,对基建的支撑减弱。 总之,预计2024年基建将保持一定韧性,节奏上前高后低,全年投资增速8%左右。
制造业持续修复
2023年1—11月制造业投资增速累计同比增长6.3%,预计全年增速约6.5%(低于2022年的9.1%)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制造业投资保持高增长,增速持续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名义gdp增速。主要原因一是留抵退税、财政贴息等政策对制造业企业投资的支持力度提升,二是新能源等经济转型相关产业政策对制造业投资的拉动。
自2021年年中见顶后,我国建材出口增速进入下行通道,主要源于外需回落、价格因素等对制造业投资的拖累。2023年出口下行,一方面是因为美联储持续加息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商品价格下滑;另一方面是因为俄乌冲突、疫情影响逐渐消退、大宗商品价格下跌,从而影响整体出口数据。2024年人民币处升值通道,相关行业或进入补库周期,对制造业形成一定支撑,预计制造业投资将延续复苏势头,全年增速7%左右。
从政策面看,转型升级过程中,高端制造、智能制造、绿色转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长期投资潜力。从“推进新型工业化,加快建设制造强国”“加大制造业投资支持力度”,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“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”作为2024年重点工作等,可以看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,我国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支持力度将有增无减。
钢材出口或高位回落
2023年1—11月粗钢累计出口9181万吨,同比增2484万吨,增幅37%。2023年我国钢材出口占全球出口份额显著上升。从各国表现看,印度供需双增,目前总库存处于偏低水平;欧盟钢厂利润相对较差,钢厂减产;日韩粗钢产量无明显增加;东南亚钢厂呈收缩趋势,但2024年东南亚地区产能有扩张计划,可能给亚洲市场带来一定压力。相对于国际市场,国内市场成本低廉,2023年钢价始终保持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。
从热卷出口利润情况看,大部分时间正常贸易出口有一定利润,如果是买单出口,利润会更高。从区域上看,中南地区出口明显增量。粗钢平衡表显示,2023年我国粗钢出口约1.01亿吨,较2022年增长37.5%。预计2024年粗钢出口约9000万吨,较2023年回落10%左右。
供应小幅增加
在供给侧改革后,钢材产业集中度提升,生产企业具有较强的生产调节能力。2023年粗钢产量较2022年明显增加。根据国家统计局口径测算,2023年1—11月粗钢产量9.52亿吨,较2022年同期增1.5%;生铁产量8.1亿吨,较2022年增1.8%。2023年以来,钢联五大材产量数据与国家统计局粗钢产量数据差异较大,五大材占粗钢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,主要原因在于铁水流向表外材。铁水流向分化使得单品种供需矛盾并未有效累积,因此低库存下通过打压成材实现原料端负反馈的逻辑并不充分。
2024年,预计粗钢产量增加1000万吨,至10.39亿吨(日均285万吨);生铁产量8.84 亿吨左右,铁水日均产量242万吨,年末库存增加191万吨,增幅4.8%。
废钢供应偏紧状况将缓解
从结构上看,2023年铁钢比仍维持高位,废钢产钢量(国家统计局口径)较2022年下降0.6%。受低利润压制,废钢入炉比例难提升导致经济性下降。相关数据显示,2023年1—11月废钢到货1.75亿吨,同比增长14%。
2024年,废钢供应延续增长态势,根据自测模型推算,自产废钢增加44万吨,折旧废钢增加139万吨,加工废钢增加92万吨,总供应增加275万吨,考虑到绿色低碳化发展趋势,废钢产钢量仍有提升空间。
综上,2024年钢材内需难有明显增量,结构分化特征仍存,供应或小幅增加,总体仍以市场化运行为主。低利润结构和需求弱复苏难以驱动钢厂及贸易企业积极补库,各口径库存将维持中性偏低水平,投机需求不足继续抑制价格波动率。预计2024年螺纹钢价格中枢在3900元/吨,上半年原料供应偏紧,价格相对偏强,钢厂维持低利润状态。